当前位置:首页
> 第6页
第八回 薛宝钗小恙梨香院 贾宝玉大醉绛芸轩
题曰:古鼎新烹风髓香,那堪翠斝贮琼浆。莫言绮縠无风?,试看金娃对玉郎。话说凤姐和宝玉回家,见过众人。宝玉先便回明贾母秦钟要上家塾之事,自己也有了个伴读的朋友,正好发奋;又着实的称赞秦钟的人品行事,最使人怜爱。凤姐又在一旁帮着说“过日他还来拜老祖宗”等语,说得贾母喜悦起来。凤姐又趁势请贾母后日过去看戏...
周汝昌学术方法批评
《周汝昌梦解红楼梦》自夸其“曹学”代表著《红楼梦新证》:“从《新证》出现以后,红学(严格意义的红学,不包括一般小说学家对《红楼梦》的赏析评议之类)才真正向前阔步前进。”周老此言,未免偏颇。“严格意义的红学,不包括一般小说学家对《红楼梦》的赏析评议之类”一语,是红学“曹派”,看不起文本研析派的历来偏见...
评《红楼梦新证》
周汝昌同志所著的《红楼梦新证》(以下简称新证),自一九五三年出版以来,到现在(一九五五年一月)已经销行了三版,在群众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。从红楼梦研究工作的某种意义来说,它是最近和俞平伯先生的《红楼梦研究》相并行的一部书。然而有些人在批评到新证时,却往往把它和胡适的《红楼梦考证》、俞平伯的《红楼梦研究...
第七回 送宫花周瑞叹英莲 谈肆业秦钟结宝玉
题曰:十二花容色最新,不知谁是惜花人。相逢若问何姓氏,家住江南姓本秦。话说周瑞家的送了刘姥姥去后,便上来回王夫人话。谁知王夫人不在上房,问丫鬟们时,方知往薛姨妈那边闲话去了。周瑞家的听说,便转东角门出至东院,往梨香院来。刚至院门前,只见王夫人的丫鬟名金钏儿者,和一个才留了头的小女孩儿站在台矶上玩。见...
《红楼梦新证》(周汝昌)
《红楼梦新证》是一部关于小说《红楼梦》和她的作者曹雪芹的材料考证书,是中华文化艺术史上的一部名著,也是作者的经典作及成名作。胡适对红学开端之后,《红楼梦新证》方是红学的真正“实体”,后来的曹学、脂学、版本学、探佚学等诸多分科,乃至影印的有关资料亦由她而引发。海外著名学者评之为“无可否认的红学方面一部...
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
题曰: 朝叩富儿门,富儿犹未足。虽无千金酬,嗟彼胜骨肉!却说秦氏因听见宝玉从梦中唤她的乳名,心中自是纳闷,又不好细问。彼时宝玉迷迷惑惑,若有所失。众人忙端上桂圆汤来,呷了两口,遂起身整衣。袭人伸手与他系裤带时,不觉伸手至大腿处,只觉冰凉一片沾湿,唬得忙退出手来,问是怎么了。宝玉红涨了脸,把...
三分钟带你认识《红楼梦》的版本,但研究它可能要用十年
向来关于《红楼梦》版本问题的讨论以及围绕后四十回产生的争议,很容易吸引一拨读者,同时吓退一波读者。听说有张爱玲的书迷看《红楼梦魇》,还没翻几页便要崩溃:明明说的是《红楼梦》,但太不像一般的读后感。这很正常,因为《红楼梦》的版本问题实在是太复杂,张爱玲虽然潜心研究了十年,却并不打算在书里给人们科普些常...
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
第四回中既将薛家母子在荣府内寄居等事略已表明,此回则暂不能写矣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,贾母万般怜爱,寝食起居,一如宝玉、迎春、探春、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。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,亦自较别个不同,日则同行同坐,夜则同息同止,真是言和意顺,略无参商。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,年岁虽大不多,...
红楼梦金陵十二钗,就是十二种不同的人生
红楼梦和金瓶梅一样,被定义为人情小说,它们之所以畅销不衰,是因为它说的人情,就在我们生活之中,随处可见。无论何时,只要人类还在,它就一直存在。曹雪芹为什么要写金陵十二钗,他想表达的也许是闺中女子不同的美和优秀,但在我们今天来看,十二钗却似乎又代表着十二种不同的生活状态,即十二种不同的活法。林黛玉:天...
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
题曰:捐身报国恩,未报身犹在。眼底物多情,君恩或可待。却说黛玉同姊妹们至王夫人处,见王夫人与兄嫂处的来使计议家务,又说姨母家遭人命官司等语。因见王夫人事情冗杂,姊妹们遂出来,至寡嫂李氏房中来了。原来这李氏即贾珠之妻,珠虽夭亡,幸存一子,取名贾兰,今方五岁,已入学攻书。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,父名李守...